“今年6月底前,友谊大道高架桥罗家港桥下空间一号地块,将建成集居民休闲、健身以及绿化、停车于一体的城市客厅。”近日,由武汉城建集团投资、旗下建设管理公司实施的友谊大道高架桥(罗家港段)桥下空间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启动。
建设管理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:
“我们将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设计,将原本单一的绿化、闲置空间升级打造为多功能复合型城市公共区域,实现‘灰空间’向‘活力带’的华丽转身。”
◎项目改造效果图
友谊大道高架桥(罗家港段)位于友谊大道高架桥与二环线交叉处,桥下空间划分为四个地块,总面积约28000㎡。高架桥建成以来,桥下空间长期以简单绿化为主,虽有一定生态效益,但功能单一、利用率低,部分区域因缺乏系统管理甚至成为卫生死角。
◎项目改造设计图
作为“武汉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整治利用工作方案”试点项目之一,建设管理公司项目团队充分借鉴上海等一线城市桥下空间改造经验,以城市更新和空间治理为切入点,以“二环景用融合”的规划思路,以“桥境·活力汇”为主题理念,结合桥梁特点及周边需求,将桥下空间划定为四大主题分区、打造八大应用场景、构建多个运营业态。
◎场地内文体休闲设施效果图
根据改造方案,该桥下空间分为4个地块。其中,1号地块面积最大、功能最多,4号地块文体休闲设施最丰富。这两块地块将重点建设网球、羽毛球、篮球等多类型球场,配置全龄健身器械、亲子活动空间、生态步道系统及智能休憩设施,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质。
◎邻里时光剧场效果图
场地内部通过彩色流线型铺装形成邻里时光剧场,可实现多个运营场景的转换。桥柱采用彩色涂鸦、立体绿化和特色照明等方式,提亮空间色彩,活跃空间氛围。至此,钢筋水泥构筑的都市丛林将焕新为具有美学价值的城市风景线。
◎机动车停车位效果图
同时,场内规划建设智慧停车系统与新能源充电设施,增设2处停车场、约108个机动车停车位,有效疏解区域交通压力,实现城市服务能级跃升。
3月26日,建设管理公司项目团队联合武汉城管等多方单位,针对改造设计方案征求周边社区、居民意见,并现场进行答复,最大化扩大桥下空间多维改造受益面。
针对周边居民提出的项目运营后噪声扰民问题,项目负责人表示,将通过给球馆盖顶棚、场馆边植大树,合理调整场馆开放和闭馆时间等方式降低噪声,最大程度减小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。
同时,项目正式投用后,还将根据居民使用反馈情况,动态优化空间功能,以永久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等形式,增设市民服务、公共卫生等便民设施,切实推进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微更新。
下一步,建设管理公司将进一步合理设计、科学运用桥下空间,最大程度满足周边居民日常休闲与健身需求,努力让城市“边角料”变成幸福“黄金角”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市民美好幸福生活注入新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