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中心
城建造!华中首座开启桥建成,多项关键数据居于亚洲同类型桥梁首位
发布时间:2025-10-31 来源:武汉城建集团 浏览:49

01.png

10月31日,由武汉城建集团投资建设的右岸大道北段(建设十一路~焦沙二路)工程段控制性关键节点——右岸大道开启桥正式建成,进入试通车阶段。

02.jpg

◎桥梁提升过程

右岸大道开启桥位于武钢工业港,是华中地区首座开启桥,桥梁可升降部分全长104米,塔柱断面最宽处46.2米,最大可提升27米,提升重量2650吨,上述四项数据(提升长度、宽度、高度、重量)在同类型开启桥梁中处于领跑地位,居于亚洲第一

03.jpg

◎桥梁试通车

右岸大道北段(建设十一路~焦沙二路)工程作为武汉市“十四五”规划中“强化武汉都市圈协调发展”的重点工程,既是长江主轴右岸大道的北延伸段,又是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交通主动脉和滨江景观轴。该工程西起建设十一路,东至焦沙二路,全长7.2公里,道路红线宽40~50米

04.jpg

◎右岸大道北段(建设十一路~焦沙二路)工程全貌

项目的建成将有效增强武汉与鄂州等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,提升武汉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水平,完善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,直接服务于湖北省“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”这一战略目标。同时,项目作为沿江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,对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。

科技赋能

数字预演护航安全

05.jpg

06.jpg

开启桥首次提升调试步骤多、时间长。为确保调试顺利,项目部在提升调试前,邀请桥梁、自动化控制及机械行业内专家对提升调试方案进行评审论证,确保提升调试安全顺利。

07.png

◎BIM全周期施工模拟

项目团队将BIM技术与现场监测深度融合,开发出一套基于BIM+的数字化智能运维平台,采用三维虚拟技术提前预演开启桥提升全流程,实时模拟监控提升过程中风速、高程、位移等各项数据,及时调整各项参数,实现实体桥梁提升运维数字化转型。

统筹推进

破解同步施工难题

08.png

◎桥梁施工期间影像

右岸大道开启桥施工段位于青山工业港内,工作面狭小,项目主桥塔冠施工及行人非机动车道板、设备安装、主塔外装饰、桥面铺装等施工同步进行,涉及多家单位同步作业和交叉作业,协调工作量大、施工组织复杂。为确保通车目标,项目部成立多家单位同步作业协调小组,同时统筹组织分包队伍开展节点施工动员会,针对同步和交叉施工进行提前谋划,强化资源配置,倒排工期,科学组织施工,强化生产调度,确保节点目标的实现。

民生为大

织密安全通行防护网

09.png

开启桥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,设计时速50km/h。两侧设置5米宽度行人与非机动车道实现人车分离,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可从桥面两侧坡道桥出入。

现场通过“两栏两守”四道安全防护模式,确保桥梁提升期间交通安全:在距离开启段前后5米处各设置一道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警示标志和安全护栏,在桥梁引桥起点和终点再次各设置一道警示标志与安全护栏,安排专人值守。控制中心云端24小时监控桥面车辆及行人安全,多措并举守护群众出行安全。

多维赋能

构筑沿江综合交通走廊

12.jpg

右岸大道开启桥是武钢集团和青山船厂对外运输的重要通道,为保障汛期船舶顺利通航,桥梁必须保障充足的净空高度。为此,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反复比选跨港桥梁方案,综合考虑成本造价、船舶通行、沿江景观等因素,最终选定了开启桥方案,既避免了桥梁总长和建设高度的急剧增加,也能够达到临江观江、生态交通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。

13.png

右岸大道北段工程集防洪、航运、城市交通等功能于一体,项目紧邻长江干堤,是武鄂黄黄同城一体化的骨干路网之一。项目全线建成后,将有效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,全面落实省、市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示范发展的要求,推进武鄂黄黄同城一体化、武汉都市圈协调发展,大幅提升长江防洪安全,在确保武钢工业港满足5000吨级船舶通行的同时,缩短了从武汉中心城区通往武汉化工新区乃至鄂州的通行时间,将通往化工新区的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15分钟

返回

公众号

安居链

城建好房

返回顶部

内容正在建设中,敬请期待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