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武汉城建集团以创新实践书写更新答卷:绍兴片“预签约”探路、古四社区供地破局、利北片“两控一促”机制创新;皮子街首创“购房券”安置、老旧电梯改造形成武汉模式、后湖A10保障房筑梦安居……为解码城市更新的创新智慧与奋斗故事,微信公众号联合城发投(更新)公司推出“城市更新进行时”专栏,聚焦典型项目,深挖实践细节,提炼可复制经验,见证城市焕新生长的武汉路径。
“以前路过这里,都是杂乱的围挡和闲置空地,现在气派的住宅楼拔地而起,还能满足一千多人的住房需求,真是为我们新市民办了件大实事!”站在江岸区后湖街道温馨路与幸福街交汇处,租住在附近小区的青年白领小李,望着即将完工的后湖A10地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,满是期待。
从昔日“脏乱差”的城市闲置角落,到即将承载“安居梦”的品质社区,后湖A10保租房项目不仅是城发投(更新)公司盘活存量资源、推进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,更为武汉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树立了“品质标杆”。
后湖A10地块的“逆袭”始于2022年底。城发投(更新)公司通过土地招拍挂,将后湖A10地块这片被“遗忘”的闲置用地,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划。
彼时,地块周边已是成熟住宅小区,紧邻后湖运动公园,区位优势显著,但长期的闲置不仅浪费土地资源,也与周边宜居环境格格不入。
“要让‘沉睡’的土地活起来,更要让它成为新市民、青年人的‘安心窝’。”项目负责人介绍,团队在拿到地块后,第一时间开展调研,最终确定项目占地约2.2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,规划建设114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,预计2025年内高质量交付。“按照每户1-2人的居住需求估算,项目能解决1700余人的住房困难,为千余个家庭撑起‘安居伞’。”
作为集中配建的保租房项目,后湖A10地块的开发建设,不仅打破了“城市角落”的闲置困境,更通过科学规划与集约用地,让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域发挥出最大民生价值。
周边学校、商超、公园等配套一应俱全,未来住户步行10分钟内即可满足日常购物、休闲、通勤需求,真正实现 “住得近、住得好、住得方便”。
“保租房不是‘将就房’,要让新市民、青年人住得舒心,就得在细节上‘抠’到底。” 这是项目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守的理念。从户型设计到质量管控,再到精装修选材,每一个环节都透着“务实创新”的匠心。
在户型设计上,团队专门实地考察万科泊寓、龙湖冠寓、华润有巢等头部租赁项目,从运营视角反推设计方案,最终确定39-69㎡的多元化户型组合。
◎效果图
“我们调研发现,租户多是单身青年或小家庭,所以户型坚持‘小而优’——39㎡的一居室能放下衣柜和书桌,69㎡的两居室预留儿童活动空间,既不浪费面积,又能满足不同需求。”项目设计负责人说。
更贴心的是,团队还创新利用7楼架空层,打造了层高5.4米的公共活动区,划分健身、会客、交流等功能空间,为青年租户搭建“居住+社交”的社区平台,让“独在异乡”的年轻人也能找到归属感。
◎效果图
质量管控上,项目更是把“严”字刻在骨子里。针对精装修环节,承建单位建开总承包公司推行“工艺样板-施工样板-交付样板”三级样板制度:施工前先做工艺示范,明确防水、管线等隐蔽工程的标准;施工中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影像留痕,验收时需多方签字确认,确保“全程可溯、问题零遗留”;同时利用BIM技术对地下室综合管线做碰撞检查,提前消除26处潜在隐患。
这份严谨也换来了亮眼成果——项目保租楼主体结构获评“湖北省结构优质工程”。
精装修选材则兼顾“性价比”与“舒适度”。团队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,优先选择环保健康、耐用性强的建材;对门、柜体、地板、厕所布局等租户关注的“敏感点”,更是反复调研优化,历经3次施工调整才确定最终交付样板。项目工程师笑着说,“要让大家打开房门的那一刻,觉得‘这就是我想要的家’。”
◎样板间实景图
在后湖A10保租房项目的建设历程中,“效率”与“品质”同样亮眼——作为江岸区首个实现“多证齐发”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,团队仅用30个月就完成了从拿地到即将交付的全流程,刷新了武汉保租房建设的“速度纪录”。
“以往建项目,光规划许可证、施工许可证等证件办理就要耗上一两个月,我们通过‘部门协同、并联审批’,一次性拿到6个关键证件,直接节省了1个多月的工期。”项目负责人回忆,为突破传统审批瓶颈,城发投(更新)公司主动对接江岸区建设局等政府部门,将“串联办理”改为“同步推进”,让项目建设得以快速启动。
如今,随着项目即将交付,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一个住房项目本身:对城市而言,它为破解“土地闲置”“资源浪费”等城市更新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;对新市民、青年人而言,这里将成为他们在武汉“扎根”的起点。
项目建成后将作为武汉城建・汉悦公寓旗舰店运营,打造涵盖创业、就业、交友、优居的全生命周期成长空间,让更多人在城市发展中感受到“安居”的温暖。
“未来,我们希望把后湖A10项目的经验推广到更多保租房建设中,打造更多省市样板工程。”武汉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这座从“城市角落”蜕变而来的品质社区,正以民生温度为笔,书写着武汉“宜居城市”的新答卷,让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始终保持“温暖、有序、可持续”的底色。